第三百一十三章 敬若神明-《乾隆朝的造反日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原本一亩地,就需要3到5个人工,但是现只要一人,对着水田抛秧,一天轻松搞定两亩地。

    此意义之大,对于天下百姓就如牛痘较之满清权贵宗室一般。

    只凭这一项发明,换个三品官都不亏。

    更绝对的可以流传千古。

    当初赵亮提出这个法子的时候,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,只差眼睛里喷出‘胡扯’俩字了。

    可赵亮并不下达强令,因为他知道这事益缓不益急,就跟牛痘一样,只要已出现效果,之前再多人说三道四的都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那的确很香。

    最早的几处农庄里,一万亩地里弄出个百十亩,用来试一试,都不需要等到收获时候,大家就能清楚的看到抛秧法的优秀。

    不但能能大幅度地减轻劳动强度,缩短工作时间,并且还省秧田,提高工效数倍,同时没有缓苗期,可比手插秧田,每亩还能增产一些粮食。

    移民们只要看了一遭,第二季秧苗的时候,你不需要多说一个字,他们自己就乖乖的抛秧了。

    就因为这个,都不知道多少人把赵亮奉若神明呢。

    不过赵氏庄园是越来越大了,跟外头的交往交流也越来越多了,抛秧法的秘密很难保密,所以他回去后直接把本子送给和珅去。

    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你可以点击下方的"收藏"记录本次(第316章 敬若神明)阅读记录,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!

    喜欢《乾隆朝的造反日常》请向你的朋友(QQ、博客、微信等方式)推荐本书,谢谢您的支持!!(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