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在穆梓先生的劝说下,我们最终退掉了已经订好的航班,改乘他们的专车返回空间站。” 奥莉薇接过拉尔斯的话头,声音轻快却带着几分郑重: “路上我们聊起即将举办的讲座,便顺势邀请穆梓先生作为特邀观众,来试听我们精心准备的內容。” “穆梓先生人真的很好,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我们的请求,甚至愿意暂时搁置手头的研究项目,专门抽空来支持我们。我们非常感激他。” 拉尔斯微微停顿,目光中掠过一丝回忆。 “而在答应之前,穆梓先生对我说了一句话,那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。他说……” 穆梓微微蹙眉,望向眼前向他发出邀请的拉尔斯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。 “真的好吗?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把知识讲给我听?” 坦白说,他对拉尔斯的邀请感到相当意外。 这个讲座,明眼人都看得出绝不普通,其中所蕴含的知识价值,更是不言而喻。 通常来说,听讲座能收获多少,全凭个人悟性与专注,讲者从不等人,更不会为你停留解惑。 更何况是这种级别的讲座。 在第一真理大学,知识几乎等同于学术资本、地位象征、甚至是研究经费的通行证。 拥有知识,在这里就近乎拥有一切。 也正因如此,第一真理大学中盘踞着不少学阀。 他的导师赫尔曼曾无数次向他提及学阀的种种,语气中满是无奈与告诫。 久而久之,穆梓几乎认定,全天下的学术圈,大抵都是如此——壁垒森严,门户分明。 而像拉尔斯这样,近乎无意、理所应当地分享知识的行为,他已经很久、很久没有见过了。 “讲座,不就是为了让知识流通吗?” 拉尔斯神情坦然,声音温和却坚定。 “越多人能听懂,讲座不就越是成功吗?” “拉尔斯先生……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,‘教会徒弟,饿死师父’?” 穆梓轻声反问。 拉尔斯闻言,沉默了片刻。 那双总是清澈的眼里,第一次掠过一片浅淡的阴翳。 穆梓见状,唇角牵起一丝苦笑,继续说道: “我不知道空间站的学术氛围是怎样的,但在第一真理大学,很多人都把这句话奉为真理。” 现实往往比理想更骨感。 第(1/3)页